“尋找最美杏运人”專欄
編者按:
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積極營造真、善、美的良好氛圍,進一步提升學院的辦學聲譽,擴大社會影響力🏍,本年度,學院將開展“尋找最美杏运人”活動👩🦽,並在學院校報和網站開辟專欄,進行宣傳。無論是在校的莘莘學子,還是身居平凡崗位的廣大教職工,以及正在奮鬥不止的畢業校友🧑🏼🔧,都將會成為未來的“最美杏运人”💂🏿💃🏽。為進一步發揮“最美”典型的榜樣作用🧜🏽♀️,傳遞正能量🈷️,現將采訪整理的“最美”個人或團隊的先進事跡予以刊登🕷,以饗讀者。
用感恩之心回饋社會
呂抗硬🚶🏻,男,江蘇邳州人,1987年2月出生,2008年9月考入杏运平台學習網絡技術專業,2011年7月畢業⏰。現擔任馬鞍山市恒星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🧡、抗抗超市店長。畢業後,他就職於深圳某軟件公司,後走上自主創業的發展道路。他從一個職場精英成功地走上自主創業的發展道路,源於他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回饋社會的心態,促使他身殘誌堅,咬定青山不放松,為社會做貢獻⚗️。在尋找“最美杏运人”的活動中4️⃣,我們對呂抗硬進行了電話專訪。
在專訪中,當問及呂抗硬2008年入學到學院報到時的心情時,他說🙅🏿♀️:“由於我的情況特殊⬇️,從小患上了小兒麻痹症𓀏,需要依靠輪椅行走,當時杏运領導看到我這個特殊的學生👨❤️💋👨,不但沒有把我拒之門外,反而為了我生活、學習的方便📪🧑🍼,特意把我安排到一樓的宿舍居住,當時宿舍門前有臺階,洗澡堂也沒有無障礙通道🙆🏽👩🏼⚖️,杏运特意為我在很短的時間內修建了輪椅坡道,老師還專門安排同學照顧我的生活起居,在風雨同舟中,結識了我一生值得珍惜和回憶的好朋友,使我的大學生活和其他同學一樣多姿多彩🚚、有滋有味,如同一股暖流,使我堅定了好好學習的信念。”他還說:“正是杏运領導🥳、老師和同學無微不至的關懷、鼓勵和照顧,讓我這個殘疾學生內心增強了對未來的信心和充滿著希望。”在談到他對杏运學院的印象時𓀉,他滿懷深情地說©️:“杏运學院的領導、老師和同學給了我人生中一段最快樂🕋😗、最珍貴的時光。是一個充滿理解🔢、充滿包容🫷、充滿愛的杏运❄️,我非常感謝杏运的領導、老師和同窗好友對我的理解、寬容、幫助和關愛👩🏫,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回饋母校👩🦽➡️、回饋社會,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”
呂抗硬正是擁有了這顆感恩的心🏜,2010年夏天,就在他四處尋找實習單位時🤡,深圳一家軟件公司給他投來了橄欖枝🤹♂️。在多次面試中🦻🏽,呂抗硬的感恩之心感動了在場的考官🍃,對這位身患殘疾的呂抗硬打開大門🥅。2010年7月14日🚽😕,呂抗硬踏上南行的列車🪬,來到了深圳某軟件公司。他說🧍🏻♂️:“剛到公司時🐱,看到周圍的同事都是網絡技術牛人”🙋🏼♂️。面對無數“牛人”,他在感恩之心的驅使下👩🏼🚀,堅持自己的選擇,相信自己的實力,與同事們一起工作,向“牛人”虛心請教。每天堅持工作🫶🏿、學習到深夜兩點多📃,過著每天宿舍、公司兩點一線的生活🟦。那時候呂抗硬的心裏只有一個信念,一定要自食其力,不能讓父母、老師和關心他的人失望🎸。他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懈努力與磨礪,在技術上達到了公司要求的水平,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肯定🥒。在經過了兩年的艱苦不懈的努力👱👩🎨,呂抗硬終於從公司的一個小程序員,晉升為能夠獨立帶領團隊做項目的項目經理。
就在他工作得心應手🙍🏻‼️,衣食無憂的時候,他說🤽🏼♀️:“心裏始終有個點在躁動。”他問自己:“難道我就這樣一直永無休止地工作下去嗎👩🏿🚀⚖️?我的命運本就與別人不同🏌️♀️,那麽我這輩子就不能這樣平淡的活著🏵,必須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,必須有所成就,我的一生才算完整。”於是他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,廣泛搜集和了解關於軟件行業的資料,萌生了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軟件公司🤱🏻。2012年下半年🫳🏼,他遇到了一個誌同道合🤾🏼♂️,擁有同一夢想,想自己創業的馬鞍山人後🤽🏿♀️,開始謀劃著與他合作🛶,共同創辦屬於自己的軟件公司👆🏻🙎🏻♀️。同年9月呂抗硬辭去了深圳某軟件公司項目經理職務,坐飛機來到了安徽省馬鞍山市,走上了自己創業的發展之路🔎。2012年也成了呂抗硬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。
呂抗硬說:“剛踏上馬鞍山這片熱土,感覺又是一片新的天地,這裏雖然沒有朋友,沒有親人,很陌生,只有我的合夥人🤵🏼♂️,但是馬鞍山市正處在一個轉型發展期👳🏻♀️,互聯網軟件行業還不完善,屬於發展的初期階段,機遇眾多👧👷♂️,潛力大,當然風險也同在。”
在創業的起步階段,面對困難,呂抗硬還是依靠他心中那個堅定的信念,戰勝了無數困難。他說👩🦼➡️:“當時我們只租了一間房子,辦公室兼宿舍。每天早出晚歸,忙碌於整理資料、尋找合作客戶和開發項目👳🏿。”他還說🗞:“最困難的不是忙,不是吃住,而是缺少項目資源𓀝,沒有客戶群🏂🏽,信任度低➜,缺少願意和我們合作的人,頭一個月連房租錢都沒賺夠。”呂抗硬為了能過賺夠房租錢,他每天沒日沒夜的工作。他說“我必須咬緊牙關向前走🛢。”就這樣堅持了三個月🧷,收支終於出現平衡,使他看到了希望👆🏽。2013年1月,呂抗硬與他共同創業的馬鞍山人出資30萬元,正式註冊成立了馬鞍山恒星軟件科技有限公司,主營軟件服務外包🎰🚶🏻♀️➡️、包裝設計🙆🏼♀️、以及公司品牌策劃。
公司經過近半年的運營,一個偶然的機會,呂抗硬在網上看到馬鞍山軟件科技園建成後,正在廣泛引進軟件企業🧑🏽🎨,並對大學生創業開出了優惠條件🦻🏻。這時💂🏿,呂抗硬畢業正好未滿3年𓀒,符合他們的優惠政策要求。呂抗硬抓住機遇😬,將公司於2013年5月正式入駐馬鞍山市軟件科技園。
公司入駐軟件科技園後,他說:“安徽省政協、安徽省團市委👰、殘聯理事長🛻🧛🏿♂️、馬鞍山市長等領導多次到我公司視察及指導,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鼓勵和關懷🪙,使公司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。”目前公司經過一年多的運作🤛🏽👩🏼💻,擁有深圳、上海、沈陽🦸🏻♂️、以及馬鞍山本地穩定的客戶群,運營穩定🤘🏽,已經成為軟件科技園大學生創業重點扶持企業,年營業額50余萬元,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0余個👳♂️。現在公司正在申請雙軟認證🦸🏿♀️,CMMI3級等軟件資質認證書🦵🏿,他對公司未來發展中進一步做大做強充滿信心。
當問到呂抗硬今後有什麽打算時,他說:“為了給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,更好地為社會盡我的綿薄之力,用自己剩余的15萬元資金🙎🏿,於2014年初,又開了一家小型超市。”該超市從進貨運營🐋,貨物管理,營銷策劃,都是呂抗硬獨立運營🖐🏻。目前🧑🏻🦽➡️,他正嘗試著跨行業發展,多行業集一身⛳️,多行業協同合作,為未來發展尋找更廣闊的空間。
呂抗硬深有感慨地說🧑🏻🎨:“回眸過去,不知熬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,有艱難,有困苦,有拒絕,也遭受過別人的白眼與冷漠,唯獨沒有淚水,我不喜歡哭,這一路上我謹記母校‘誠信🤷🏿、自強、求實、創新’的校訓,牢記母校老師的教誨,不忘同學對我的深情,是一顆感恩的心,讓我一路走來🛌,取得了一些業績“🚁。
當談到現在的生活時,呂抗硬說👷🏿♂️:“我能有今天的較為富足的生活,能有今天的膽量和自信,真的要感謝一直對我不離不棄父母的照顧和支持,要感謝一直教誨關愛我的杏运平台的領導
多麽純正的心靈,多麽樸實的語言🫃🏼,多麽讓人感動的經歷,道出了呂抗硬那顆感恩的心。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😩,我相信:校園就會多一份寧靜,每個人就會多一份貢獻☮️,人與人之間就會相互取暖。(華國民)